一、政策形势
1、《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》提请审议,大幅提高违法成本
2025年9月8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(修正草案)》首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。此次修改是《网络安全法》自2017年施行以来的首次重大修正,旨在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新要求。
核心内容:
大幅提高罚款额度:对不依法履行网络运行安全保护义务的行为,区分不同情形提高罚款幅度。例如,对于企业拒不改正或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的行为,罚款幅度拟从“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”提高至“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”;造成大量数据泄露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丧失局部功能等严重后果的,可处50万元至200万元罚款;导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丧失主要功能等特别严重后果的,罚款额度更是高达200万元至1000万元。
强化与相关法律的衔接:修正草案注重与《数据安全法》、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的有机衔接。例如,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等行为的法律责任,明确适用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。
新增法律责任情形:对销售或提供未经安全认证、安全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的行为,增加了法律责任规定。
潜在影响:此举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,迫使网络运营者将网络安全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,而不仅仅是一项合规成本,从而驱动所有行业企业进行安全转型,从“被动合规”走向“主动免疫”。
http://cpc.people.com.cn/n1/2025/0910/c64387-40560770.html
2、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商用密码使用管理规定》已正式施行
此项规定由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发布,旨在规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(CII)领域的商用密码使用管理,提升CII的安全保障能力。
核心内容:
明确责任主体:规定适用于依法认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(CIIO),并明确了其总体责任。
“三同步一评估”原则:要求CIIO落实同步规划、同步建设、同步运行商用密码保障系统,并定期开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。
具体制度要求:CIIO需建立包括商用密码使用、应急处置、重大事件报告等在内的制度体系,并做好人员和经费保障。
细化使用要求:规定了在规划、建设、运行等不同阶段商用密码的使用要求,以及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要求。
潜在影响:该规定强制要求CIIO将密码技术深度融入其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,为其安全保障设置了硬性门槛。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的定期开展,也将成为检验CII安全防护水平的重要标尺。
https://www.cac.gov.cn/2025-07/01/c_1753083518894995.htm
二、数据安全事件
1、迪奥(Dior)因数据跨境传输违规在中国被处罚
2025年9月9日,迪奥(上海)商业有限公司因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被中国属地公安机关行政处罚。
三项违法事实:
(1)擅自跨境传输数据:在未通过国家网信部门组织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、未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或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情况下,擅自将用户个人信息传输至法国迪奥总部。
(2)未充分告知并取得用户单独同意:在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前,未向用户充分告知境外接收方的处理方式,也未取得用户的“单独同意”。
(3)安全措施不足:未对已收集的个人信息采取加密、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。
事件源头与影响:此次处罚源于今年5月迪奥披露的数据泄露事件。当时有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了部分客户数据,包括姓名、性别、手机号、邮箱、地址、消费水平和偏好等(财务信息未泄露)。部分中国用户后续遭遇了“精准诈骗”,例如接到自称“迪奥官方”的诈骗电话,以“误录代理商名额”为由要求缴纳费用。
执法信号:此事表明中国监管部门对个人信息保护,尤其是数据出境合规的执法力度正在加大。奢侈品牌拥有大量高净值客户数据,一旦发生泄露可能造成较大影响,必须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合规操作流程
https://www.bjnews.com.cn/detail/1757411016129483.html
2、北京农商银行被罚185万 涉网络与数据安全等多项违规行为
近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分局发布了罚单,剑指北京农商银行及其相关责任人。
罚单显示,北京农商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(案由)为:互联网相关系统安全管理违反审慎经营规则,网络安全管理不符合监管要求,数据安全管控措施不符合监管要求,数据报送不准确,违规开展债券包销业务。
针对以上问题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分局对北京农商银行罚款185万元;对责任人韩继炀给予警告并罚款5万元,对责任人武凌给予警告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Xh1skAyNlIDVN1zAg7VNxw
3、招商银行济南分行被罚137.8万元,涉网络与数据安全等多项违规行为
近日,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(鲁银罚决字〔2025〕18号-22号),其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,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存在以下违法违规行为:
1.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;
2.违反账户管理规定;
3.违反商户管理规定;
4.违反数据安全管理规定;
5.违反网络安全管理规定;
6.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;
7.占压财政资金;
8.违反信用信息提供相关管理规定;
9.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。
针对以上问题,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对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警告、通报批评,罚款1378000元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jyVs8wtynWJDVQUwSldtlQ
4、Plex媒体流平台再次发生数据泄露
知名媒体流平台Plex近日确认其用户数据库遭遇入侵,部分客户数据被未授权第三方访问。这已是Plex三年内第二次发生类似的安全事件(2022年8月曾发生几乎完全相同的数据泄露)。
泄露信息:被盗信息包括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、用户名以及经过安全哈希处理的密码和认证数据。Plex强调支付卡信息未受影响,因为这些数据并未存储在其服务器上。
应对措施:Plex已建议所有用户重置密码,并启用“更改密码后注销已连接设备”选项。对于使用单点登录(SSO)的用户,公司建议通过安全页面注销所有活动会话。
风险提示:尽管密码已进行安全哈希处理,但如果哈希算法不够强大或方式不当,仍存在被破解的风险。此次事件再次提醒用户,即使是对信誉良好的服务,启用多因素认证(MFA)和定期更新密码也是重要的安全习惯。
http://ti.dbappsecurity.com.cn/info/12170
三、技术、产品与市场
1、Gartner发布2025中国网络安全趋势报告
全球知名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发布了《2025年中国网络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》,揭示了影响未来市场的关键趋势。
核心趋势:
AI助手领跑:网络安全AI助手凭借其知识摘要、自动化脚本生成等能力,在生成式AI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展现出巨大价值,成为提升安全运营效率的重要工具。
暴露面管理与协作防御崛起:报告预测,到2027年,60%的中国大型企业将采用暴露面管理技术来优化事件响应流程,有效降低系统漏洞风险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为应对AI安全挑战,到2028年,60%已部署AI的中国企业将建立跨职能的协作防御体系,而目前采用此模式的企业不足5%。
软件成分分析(SCA)重要性提升:随着AI数字系统中第三方组件使用量年均增长45%,SCA技术能精准识别开源模型与第三方组件中的安全许可问题,帮助开发团队减少30%以上的延迟风险,其市场渗透率正以每年20%的速度提升。
市场信号:这份报告指明了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正从传统防御向智能化、协同化防御范式转变。企业正从被动修补漏洞转向主动构建弹性防御体系,并更加注重“技术+管理+生态”的三维防御新格局
https://www.gartner.com/cn/newsroom/press-releases/2025-cyber-security-trends
2、CCF技术前线研讨会聚焦“可信数据空间”
2025年9月16日,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将在线举办第171期技术前线研讨会,主题为“构建可信数据空间:企业数据流通的技术前沿与最佳实践”。
核心议题与价值:会议将探讨如何利用隐私计算、联邦学习等技术前沿,实现数据在流通与协作中的“可用不可见”,旨在破解数据孤岛难题,在保护数据主权与隐私的前提下安全合规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。
行业大咖云集:研讨会邀请了来自蚂蚁集团、字节跳动、炼石网络等顶尖企业和组织的一线专家,分享国内在可信数据空间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实践成果。例如,蚂蚁集团的副总裁将分享“密态可信数据空间”实践,字节跳动安全研究团队负责人将介绍其Jeddak大模型在可信数据空间的应用。
行业影响:此类高规格的学术技术论坛,汇聚了产学研各方的智慧,旨在共同推动数据安全流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,为构建可信、合规、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提供技术路径和解决方案参考
https://ccf.org.cn/171